噪点是画面出现颗粒、假色等让画质降低、细节损失、锐度下降以及过度失真的现象,一般是因为高感光度和长时间曝光2个因素产生。目前科技发展,相机抑制噪点的能力越来越强。

噪点大体可以分为2类:亮度噪点和颜色噪点。亮度噪点的表现是颗粒感,造成细节损失和锐度下降。颜色噪点是画面出现假色,本来纯净的区域会出现色斑。

AI降噪

如果照片是RAW格式,可以使用AI 降噪,可以有效减少高 ISO 设置或低光环境下拍摄照片中的杂色,能够生成更清晰的细节和更准确的边缘。在AI降噪不太满意时,可以使用手动降噪。

手动降噪

如果照片是JPG格式,只能使用手动降噪。

手动降噪参数.jpg

亮度噪点的去除

就要使用“减少杂色”的前3个滑块:明亮度、明亮度细节、明亮度对比。

当明亮度滑块是0时,下面2个滑块无法调整,这说明该滑块是“总起滑块”,调整了明亮度,下面的滑块是对它的补充处理。

明亮度:向右滑动该滑块,可以降低明亮度噪点,减少画面的颗粒度。数值越大,降噪程度越大,在降噪同时也会引起细节损失。

明亮度细节:该滑块是用来恢复因调节“明亮度”而损失的细节的,向右滑动能恢复更多细节。如果你发现锐度有所下降,细节需要还原,可以适当提高“明亮度细节”滑块。

明亮度对比: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和上一个滑块相仿,控制降噪时的细节保留程度。ACR会通过分析画面上疑似是“噪点”的2个区域反差来判定,是否要进行降噪处理。在默认值0的时候,只要2个像素之间有明暗变化,ACR就会认为这是噪点,并降噪,此时一些本来是细节的区域也会被降噪。当滑块为100的时候,2个像素间的对比度即便再大也不被认为是噪点,此时就是完全不降噪,细节最大保留。

颜色噪点的去除

控制颜色噪点的是细节面板最下面的3个滑块:颜色、颜色细节和颜色平滑度。它们的默认值就是25、50、50。

颜色:该滑块控制亮度噪点降噪效果,数值越大降噪效果越强烈。

颜色细节:如果过度降噪,会造成画面中颜色确实,饱和度下降等问题,该滑块的作用是还原被“误伤”的颜色细节。

颜色平滑度:控制颜色的过度是否平滑,拍摄色彩变化大的物体,可以使用较低数值,拍摄过度均匀、颜色变化平缓的物体,可以数值稍高,一般来说保持在50即可。

颜色噪点消除比较简单,首先观察预设效果是否满意,如果画面中还有难看的颜色噪点,可以提高“颜色”。你发现照片色彩比较平淡,可以稍微提高“颜色细节”。

照片本身如果对比度很大,颜色强烈、分明,可以适当降低“颜色平滑度”到40左右,如果照片颜色分布非常均匀、平缓,可以将其提高到60左右。

降噪的时候,要优先调整颜色噪点,它不会对画面细节造成影响,而亮度噪点则会对细节造成较大影响。

锐化

锐化可以一定程度增高边缘的反差,但是不能把虚焦或者相机抖动的模糊变清晰!锐化主要是用来给照片锦上添花的,为合焦但不够锐利的照片增强视觉冲击力。如果拍虚了,锐化不仅无法让虚变实,过度锐化还会让画质降低,颗粒感增加。

如果锐化使用不当,会导致高光过曝、暗部欠曝、画面出现颗粒感、景物边缘出现亮边等极为难看的瑕疵。你需要通过这4个滑块对锐化的强度、区域、程度和范围进行权衡,才能得到最佳的锐化效果。

锐化参数.jpg

细节面板内的锐化给我们提供了详细的选项,供你有凭有据地锐化照片!

锐化界面有4个选项:数量、半径、细节和蒙版。这些名字都让人迷糊,它们的功能和字面意思差得有点远……

数量:锐化的程度,数量越大锐化越强烈。

半径:锐化是边缘反差加大,半径滑块控制其影响范围,数量越大影响范围越大。

细节:锐化会突出细节,同时让照片噪点增多,细节滑块向左侧移动可以抑制噪点,但是锐度也会降低,向右滑动可以让照片更锐,但是噪点也会很突出。

蒙版:这个和PS中的蒙版没有任何关系,该滑块可以根据照片信息来控制锐化作用范围。向右侧移动,锐化范围会减少。

锐化如果作用于全图,一些没有边缘的纯色、过度区域也会受到影响,造成过度不自然等现象,ACR可以识别这些区域,利用“蒙版”滑块控制锐化区域,让你仅仅锐化边缘,而其他区域不受到影响。

此时必须在按下Alt键的同时滑动“蒙版”滑块才能进入该视图模式。黑色区域代表不锐化区域,而白色区域则是锐化的区域。我们只需要锐化景物的边缘。所以将其调整为这样,以免背景收到锐化的影响,而画质降低。

按住在调整滑块的同时按下Alt键。蒙版的默认值是0,此时画面会变成全白,这意味着所有区域被锐化,当你提高数值,会出现黑色区域——不被锐化影响区域,被锐化的区域将向边缘集中,逐渐减小。

锐化操作非常主观,你需要靠自己的眼力和经验来进行调整,而且还需要权衡每个滑块的值,让所有效果配比完善达到最好的效果。


文章发布:2025-05-16

本文链接: http://www.shenzhizhen.com/post/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