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远视、散光和眼轴
眼睛不仅承担着人体90%信息量的输入,同时还是内心、思维、意识等的输出器官,可见眼睛对我们极其重要。眼睛的近视、远视和散光是屈光不正的三种症状,它们的成因各不相同,症状和矫正方法也不同,这里我们用图示加文字简单明了地介绍给大家。
眼睛的构造非常精密,简单来说,其成像原理就是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而晶状体充当了“凸透镜”这个重要角色。
眼球的结构视觉成像是物体的反射光通过晶状体折射成像于视网膜上,这时候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再由视觉神经感知传给大脑,这样人就看到了物体。视网膜成像与凸透镜成像相似。晶状体就相当于一个可变焦距的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可以接像的光屏。
1. 近视和远视
“看远很不行,看近可以”。近视是指眼睛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对于正常人的眼睛,当物体远离眼睛时,晶状体变薄,当物体靠近眼睛时,晶状体变厚。矫正方法:凹透镜(球镜),将焦点拉远。
“看远还可以,看近很不行”。远视指平行光束经过调节放松的眼球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眼睛远视的原理和近视的原理刚刚相反,晶状体变薄,焦距变大,最后导致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后面,形成远视。矫正方法:凸透镜(球镜),将焦点拉近。
正常眼看远处东西时眼球屈光系统不用调节,而远视眼的时候折光系统要自我调节增加折光性,让你看清远处的东西,所以远视眼容易头疼因为看远处的东西时也需要调节,容易疲劳的。 视疲劳是远视眼的重要表现,远视眼患者,因过度使用调节极易导致视力疲劳,尤其在阅读与做近工作时。远视度数高的患者,看远处和近处的事物都不清楚,并且年龄越大,调节力越弱,看物像越就模糊,并且远视眼比近视的视力更差。
3.散光
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表现,与角膜的弧度有关。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后,焦点不唯一,且不在视网膜上成像,这种情况称为散光。简单地说,散光就是眼睛在视网膜上成了歪的像,所以患者看东西会有重影现象。散光眼借助调节作用或移动目标到眼之间的距离,都不能形成清晰的像,只有配戴合适的圆柱镜,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矫正方法:按表现形式,可将散光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前者可以用镜片(柱镜)矫正,后者无法用镜片矫正。
4.眼轴
去眼科医院检查的时候,专科医生会给孩子做一项检查,就是测量眼轴。眼轴是什么?
从眼球接收光线的最表层,即从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感受光线最里的一层)的距离看成是物理中的光学系统的一条中轴线,这就是所谓“眼轴”。目前,所谓的真性近视大部分都是轴性近视,也有少部分例外。当出现近视以后眼球的屈光状态发生了改变,比如睫状肌痉挛,晶体变凸。长期在这样的作用的情况下,不能及时消除睫状肌痉挛和晶体变凸的问题,最终导致眼球为了适应需要看清楚的这个需求发生了力的作用,最终眼球就被压扁了,眼轴也就变长了。
人的视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育而来的,因此在眼球发育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标准的眼轴是24MM,一般20岁以后完全发育,停止增长。当然,近视患者的眼轴大于24MM,而且随着用眼习惯的不恰当会一直增长,病理性近视恶化更加严重,传说中每增加1mm等于300度眼轴,增加超过一定极限会导致视网膜变薄,裂孔,网脱,直到变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