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变化,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中国是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中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他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目前基层医院最为重视的宫颈癌甚至都排不上前五。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明确乳腺癌的危险因素,通过对危险因素的筛查,不仅能降低其发病率,还可以确定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并通过早期诊断与治疗获得良好的预后。
1.遗传因素
乳腺癌的病人,先天遗传只占5-10%,跟乳腺癌有关的基因突变,最著名的是就是BRCA基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要比较高,分别是87%和50%。但不是所有带乳腺癌遗传基因突变的人都会得乳腺癌,只是她们得这个癌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很多。
2.良性乳腺疾病史
良性乳腺疾病史包括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等。研究认为非典型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有良性乳腺疾病史的女性应定期进行检查,防患于未然。
3.年龄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35~45岁增长速度加快,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45~69岁之间,特别是45-55岁,这可能与女性更年期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雌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因此,45~69岁的一般风险女性,推荐进行规律性筛查(A级推荐)降低其发生率。
4.月经与雌激素暴露关键时间
雌激素暴露关键时间是指月经初潮至第1次足月妊娠间雌激素的暴露时间,雌激素暴露关键时间长,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这也提示许多职业女性不能由于工作等原因一味地推迟生育年龄。
5.生育因素
许多研究证实,初产早且足月妊娠和哺乳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和社会压力的加大,很多女性的生育年龄推迟,母乳喂养的比例下降,反而增加了发生乳腺癌风险,甚至有些女性由于各种原因人为终止了妊娠,流产将会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6.精神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女性在社会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当个体承受巨大精神压力时,其产生的心理应激源会反应在身体上,睡眠质量不好,身体机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对体内突变的细胞监控能力不足,当反应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促使癌变的发生。
7.环境因素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通过影响人体内源性激素产生或改变激素受体表达和功能而干扰正常的激素调节。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包括食品包装、护理产品、化工原料、杀虫剂等。
邻苯二甲酸酯就属于其中一类。装修涂料,香味产品(如香水、空气清新剂)和防晒霜中均可检出邻苯二甲酸酯。在相同的生活条件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某些毒物的危害,可能是由于女性比男性更多的使用护肤品、指甲油等化妆品而增加了她们对环境雌激素的暴露机会。
对邻苯二甲酸酯在体内发挥作用的机制仍存在争议,尚缺乏对人类生殖功能产生损害的直接证据。
8.生活方式
与西方国家相比,东方国家乳腺癌发病率较低,这与东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不无关系。而近年来,许多年轻女性饮食偏西化,增加了乳腺癌的危险性,高蛋白、高脂肪(肉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高脂肪饮食的后果就是高血脂高胆固醇。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实,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密切相关。胆固醇本身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其代谢产物却可以促进乳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肥胖之所以能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脂肪是体内雌激素的主要来源有关。因此,有意识地控制体重可能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另外,饮酒和吸烟均有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饮酒量越大、饮酒时间越长,发展为癌的可能性越大。有资料显示吸烟者患乳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15倍之多,但国内女性主动吸烟者少,多为被动吸烟。
生活方式的预防
前面说过,占90%的绝大部分病人,都归结于后天的因素(环境、生活方式等)。大多数癌症都有10至15年的潜伏时间用来纠正,可以在生活方式上有所改变,从而降低得乳腺癌的几率!
1.运动
身体活动可以通过调节性激素的水平来降低可能的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更年期的女性。
脂肪组织中的芳香酶是引起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参加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脂肪中芳香酶的转化能力得到抑制,循环雌激素的水平下降。
2.维生素D
走出室内多做户外身体活动,适度的阳光照射可让身体产生合成更多维生素D。
一些基础研究发现维生素D通过提高细胞分化和凋亡,减少增殖、侵袭、转移潜能和血管新生,降低癌症的危险性。研究发现外周血中较低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中国人群乳腺癌发生存在联系。
3.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益生菌的生长,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从而抑制致癌物生成,还能降低雌激素水平。
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正常人群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肠道菌群可能是通过与人体内雌激素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大家都知道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具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但你可能没想过大豆异黄酮代谢产物要想发挥抗癌作用,要依赖于益生菌的帮助。
大豆异黄酮按形态分为游离型苷元和结合型糖苷两类。肠道微生物对结合型苷元的释放主要借助于其所分泌的β-葡萄糖苷酶酶作用而实现,而结合型糖苷的去糖基化过程需要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分泌的β-葡萄糖苷酶。
4.茶与咖啡
咖啡降低乳腺癌风险的机制可能与咖啡中富含多酚(如咖啡酸和绿原酸)有关,这些成分或许能够抑制乳腺癌相关基因的活性。而咖啡降低乳腺癌风险的另一个机制可能与高水平的咖啡因摄入有关,因为咖啡因能够降低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而高水平的雌激素水平与乳腺癌风险的显著增加相关。重要提示:现煮咖啡而不是速溶咖啡。
茶叶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对乳腺癌具有抑制作用,可能的作用包括: 抑制致癌物诱导的DNA损伤、阻碍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的结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另外,绿茶与蘑菇有协同效应,能产生更好的降低乳腺癌患病风险效果。
5.蔬菜与水果
研究认为摄人蔬菜、水果对乳腺癌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这类食物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吲哚-3-甲醇是十字花科蔬菜(萝卜、西兰花等)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癌作用。鱼类富含的n-3脂肪酸同样可以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6.牛奶与坚果
低脂奶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在核桃和许多水果中大量存在的强效抗氧化剂鞣花酸可以抑制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癌细胞凋亡,动物实验发现吃核桃可以延缓乳腺癌肿瘤生长和降低小鼠乳腺癌风险,对于人类可能具有有同样作用。
综上所述,女性乳腺癌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这些因素之间可能还会存在交互作用。
一句话总结:
乳腺癌的预防应从多方面考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适时婚育、合理膳食、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多进行体育锻炼,以降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提高女性身心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作者:杜小兔